狂躁癥臨床是指躁狂癥,躁狂癥一般不能治愈,但經過積極治療臨床癥狀可消失。
躁狂癥是躁狂抑郁癥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以及言語動作增多為典型癥狀,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單純躁狂發作患者少見,多數患者為雙相障礙,即患者間歇性表現為抑郁發作和躁狂發作。本病尚不能根治,所以一般不能治愈,但躁狂癥的預后一般較好,癥狀未發作時患者精神狀態基本正常,需注意,當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心理治療時,癥狀可逐漸加重,出現物質濫用、自傷、自殺行為等,所以建議此類患者及時就醫進行積極治療。
躁狂癥的治療一般包括心理治療、電抽搐治療及對癥處理。心理治療可幫助解除或減輕患者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電抽搐治療適用于控制躁狂癥的嚴重興奮狀態,尤其對緊張性興奮;對癥處理包括補液、營養支持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等。
躁狂癥患者平時還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預防疾病可能造成的并發癥,必要時生活習慣調整,對于改善患者癥狀,促進疾病恢復有重要作用。由于本病屬精神心理疾病,所以對于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