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膏藥反而痛可能是用藥方法不正確、用藥時間不對、藥物過敏等原因導致的。可以通過改變膏藥使用方法、服用藥物等方式緩解。
1、用藥方法不正確:
如果貼膏藥時貼的比較緊,可能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影響神經的正常功能,從而出現不適感。貼膏藥時,可以將膏藥平貼在皮膚表面,能夠使癥狀改善。
2、用藥時間不對:
不小心發生磕碰以后,局部受到外力撞擊,會有出血和血腫的情況,在受傷24小時內貼膏藥,容易促進血液循環,可能會導致疼痛感加重,可以在受傷48小時后貼膏藥治療。
3、藥物過敏:
如果患者是易過敏體質,貼膏藥以后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疼痛等不良反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糖漿、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還可能是用藥不對癥、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如果患者的癥狀持續得不到改善,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