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后腰疼可能是受涼、外傷、缺鈣、腰肌勞損、腎結石等原因引起,建議家長帶孩子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后規范治療。
1、受涼:
天氣寒冷時,家長沒有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容易使腰部受涼,還會因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疼痛,需要給孩子添加保暖效果好的衣物,比如馬甲、保暖內衣等。
2、外傷:
如果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后腰受到了外力撞擊,會因軟組織受損而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受傷48小時內可以使用干凈的毛巾包裹住冰塊對局部冷敷,超過48小時可以轉為熱敷,每次大概持續10分鐘。
3、缺鈣:
孩子存在挑食、厭食等不良習慣,會導致體內的鈣缺乏,嚴重時可能會影響骨骼密度,從而出現關節疼痛、腰痛等,可以遵醫囑服用乳酸鈣片、碳酸鈣D3片、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等藥物治療,同時要保證營養均衡,可以吃魚肉、雞蛋、豆腐、菠菜以及獼猴桃等。
4、腰肌勞損:
如果孩子進行了劇烈運動或者鍛煉時間過長,會導致局部組織發生痙攣,還會減弱松弛度,也會伴隨明顯的疼痛感,可以遵醫囑服用布洛芬顆粒、對乙酰氨基酚片、腰痛寧膠囊等藥物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多休息,不可以長時間站立或者跑鬧。
5、腎結石:
形成原因與代謝異常、尿路感染等有關,患病后結石會對周圍神經和組織產生壓力,還會劃傷周圍黏膜,從而引起下腹疼痛、后腰疼等,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方法治療。術后家長要觀察孩子的傷口有無滲液,還有保持敷料干燥清潔,能夠預防感染。
家長在生活中要對孩子做好護理工作,盡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還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利于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