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臨床上指低熱,低熱一般是指37.3~38℃,當出現低熱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人體的體溫一般是相對恒定的,正常口腔體溫是36.3~37.2℃,如果口腔體溫是37.3~38℃則認定為低熱,若體溫是38.1~39.0℃則認為是中熱,若體溫高于39℃則為高熱。發熱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當體內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刺激,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會引起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從而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如果出現了低熱癥狀,可以使用濕毛巾對額頭、腋下、手心、腳心等部位進行擦拭,能夠帶走體表的熱量,可以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如果體溫持續升高,高于38.5℃,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藥,比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吲哚美辛膠囊等,用藥后能夠起到解熱鎮痛的作用。
平時要定期測量體溫,在患病期間還應多飲水,能夠提高機體的代謝速度,可以防止電解質紊亂,對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