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后第二天最痛的原因有未及時處理、負重活動、炎癥刺激、靜脈回流障礙、骨折等。
1、未及時處理:
崴腳后未進行及時處理,使局部有組織液緩慢滲出,導致第二天局部腫脹、發紅、疼痛加重。可通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來緩解不適癥狀。
2、負重活動:
崴腳后未重視,沒有進行局部制動、冷敷以及抬高患腿,仍然進行負重行走,則會導致腫脹癥狀在第二天明顯加重導致疼痛劇烈。
3、炎癥刺激:
崴腳后局部出現炎癥反應,從而引起疼痛的癥狀。如果未及時治療,會導致局部化膿引起疼痛。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靜脈回流障礙:
由于崴腳導致局部的血管出現破裂,從而引起靜脈回流障礙,在第二天時,由于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疼痛加重。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地奧司明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羥苯磺酸鈣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5、骨折:
如果崴腳比較嚴重,可能會導致局部骨折,由于骨折斷端刺激局部肌肉、筋膜,從而導致第二天疼痛加重的情況出現。可在醫生操作下進行內固定手術、外固定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崴腳后避免行走,可使用冰塊進行局部冷敷,可消除腫脹疼痛的感覺,睡覺時需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還應定時前往醫院進行復查,了解病情恢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