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有洞一般是由于齲齒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楔狀缺損、酸蝕癥等因素導致的,一般可以考慮充填治療。
1、齲齒:
齲齒是一種由于細菌感染、高糖飲食等因素,導致牙體硬組織進行性破壞的疾病。如果在早期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隨著牙釉質進一步被腐蝕,牙齒的表面可能會出現缺損,并具有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的特點,進而形成齲洞,常伴有牙痛、口腔異味等癥狀。出現上述情況可通過銀汞合金充填術、復合樹脂直接粘接修復術等方法,去除齲壞組織,修復缺損部分,以恢復患牙的形態和功能。
2、楔狀缺損:
楔狀缺損是一種由于大力橫向刷牙、愛吃酸性食物、牙齒咬合力過大等因素,導致牙齒的唇、頰或舌面牙頸部的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的疾病。患者的牙齒缺損部位一般表現為由兩個光滑斜面組成的楔形,進而可造成牙齒表面有洞的情況,可伴有牙本質敏感、自發性牙痛等癥狀。出現上述情況,楔狀缺損淺、無牙本質過敏癥狀者,無需特別處理。缺損較深者,應及時進行充填治療,以修復缺損。
3、酸蝕癥:
酸蝕癥是一種由于長期服用酸性藥物以及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導致牙齒受酸侵蝕,使牙體硬組織發生進行性喪失的疾病。如果本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牙齒硬組織會進一步發生溶解、脫礦,導致牙齒缺損,有洞,此外可伴有牙本質敏感、自發性牙痛等表現。出現情況,如果缺損較小,則可以采用樹脂充填或貼面、嵌體修復。如果缺損過大無法修復,則需要拔除患牙。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可能是牙釉質發育不全導致的,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