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肺炎病情進展速度臨床并沒有明確的數據,與患者病情、并發癥、身體基本情況、醫療技術水平、疾病治療及時性等有一定關系。
肺炎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即支氣管壁周圍組織)的炎癥,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臨床主要癥狀為發熱、寒戰、咳嗽、咳痰,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肺炎,也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當重癥肺炎積極治療,進展速度一般是比較慢的,一般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進展速度就會較快,可能會導致胸膜腔內液體過多積聚,引發胸腔積液。肺部的細菌可以進入血液循環,在血液內繁殖并隨血流至其他器官,引起其他器官的衰竭。嚴重者易發生感染性休克,表現為血壓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如果患者有嚴重呼吸衰竭,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表現為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出現高鉀血癥等癥狀時,患者會較快死亡。目前由于呼吸機使用、血液凈化技術以及人工體外膜肺氧合技術的發展等,一些重癥肺炎患者也能適當延長生命周期,控制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