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存在肝郁按摩哪個部位最有效的說法,肝郁的患者通常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按摩肝俞穴、合谷穴、太沖穴、內關穴、膻中穴等部位,需要注意的是,按摩以上部位只能夠起到輔助作用,患者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系統的治療。
1、肝俞穴:
肝郁是肝氣郁、肝氣郁結的簡稱,患病以后可以按摩肝俞穴,該穴位位于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疏肝理氣、安神息風的功效,有利于改善肝郁引起的黃疸、口苦等癥狀,建議使用指腹進行按壓和揉捏。
2、合谷穴:
該穴位位于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按摩以后能夠起到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功效,有利于改善肝郁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癥狀。建議使用拇指指腹按壓此穴位,力度以感到輕微酸脹為宜。
3、太沖穴:
該穴位位于足背1、2足跖之間可觸及動脈搏動處,按摩此部位可以起到平肝息風,疏肝養血的功效,有利于減輕頭痛、眩暈、脅肋脹痛等癥狀。建議使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外按壓此部位,力度可以由輕到重。
4、內關穴:
此穴位位于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按摩后可以起到寧心安神、鎮驚止痙的功效,可以改善肝郁引起的胸悶、失眠等癥狀,建議每次按壓3~5分鐘。
5、膻中穴:
此穴位位于于胸部,橫平第4肋間,前正中線上,按摩后能夠起到理氣止痛、行氣解郁的功效,改善肝郁導致的胸悶、心悸等癥狀,建議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摩3分鐘左右。
肝郁的患者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柴胡舒肝丸、逍遙丸、解郁安神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生活中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