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三種情況一般是心陽虛,腎陽虛,脾陽虛。
1、心陽虛:
是指心中陽氣不足,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減退,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臨床常見心悸氣短,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肢體無力等癥狀。其發生多與稟賦不足,思慮過度,久病失養,或年高體弱等因素有關。
2、腎陽虛:
是腎臟陽氣不足,推動激發臟腑的各種生理機能,溫煦全身臟腑形體官竅,促進精血津液化生和運行輸布功能減弱,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臨床常見腰膝酸軟冷痛,或男性陽痿,早泄,婦女宮寒不孕,性欲減退等癥狀。其發生多由素體陽虛,久病不愈,累及腎陽,或房勞過度,腎元虧損,或年高體弱,元陽不足等所致。
3、脾陽虛:
是指脾陽氣不足,推動激發脾運化食物水液和統攝血液,溫煦全身臟腑形體官竅,促進氣血津液的化生和運行輸布功能減退,虛寒內生的病理變化。臨床常見腹痛,喜溫喜按,大便溏稀或有未消化食物,或浮腫,小便不利,或婦女帶下清稀量多,肢體不溫,怕冷等癥狀。其發生與飲食不節,感受寒邪,久病體虛,勞逸過度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