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老繭中間出現小坑,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皮膚問題。常見的有三種情況:雞眼、跖疣和窩狀角質松解癥。
雞眼是由于足部長期受到摩擦或壓迫,導致角質層增生而形成。它通常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角質增生,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嵌入真皮,形如小坑。治療雞眼,可采用外用水楊酸軟膏等方法軟化角質,或通過手術挖除。
跖疣則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足跖部皮膚增生物。它常表現為足跖受壓部位的淡黃色或褐黃色斑塊,中間可能出現小坑。治療跖疣,常使用氟尿嘧啶軟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藥物,或通過液氮冷凍、激光等物理療法。
窩狀角質松解癥是一種發生于角質層的淺表細菌感染,表現為足底多灶性的淺表坑狀凹陷。治療時,可外用克林霉素等抗生素軟膏。
除了上述治療方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足部的衛生和護理,穿寬松、舒適、透氣的鞋襪,以減少摩擦和壓迫。同時,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用藥帶來的風險。如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