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陰囊濕疹的成因及表現
中醫學認為,陰囊濕疹因稟賦不耐,風濕熱客于肌膚而成,或脾失健運或營血不足,濕熱稽留,導致血虛風燥,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西醫認為陰囊濕疹病因復雜,其發病與患者的過敏體質、精神因素,以及外在的物理性、化學性刺激等有關,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常表現為慢性損害:陰囊皮膚肥厚、脫屑,皮紋加深,類似核桃殼樣外觀,觸之感覺發硬,常有色素沉著或減退;亦可急性發作,表現為:陰囊腫脹,糜爛滲出、結痂等。陰囊濕疹常瘙癢劇烈,夜晚難于入睡,常持續多年不愈。
對癥用藥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
1、中醫治療:(1)陰囊濕疹屬足厥陰肝經循行所及,腎開竅于二陰,陰囊濕疹從肝腎論治,濕熱用龍膽瀉肝湯,虛證應滋補肝腎,用地黃湯加減。(2)外用中藥:急性紅腫、糜爛滲出時宜用中藥濕敷,如馬齒莧、黃柏、蒲公英等單味煎,煎液作冷濕敷;僅有紅斑、丘疹無滲出時,可用清熱解毒粉劑外撲。慢性期,可用活血軟堅潤膚藥或大楓子油。
2、西醫治療:(1)盡可能尋找病因,避免再接觸或刺激;治療全身性慢性疾患如糖尿病;注意皮膚衛生,勿用熱、鹽水或肥皂等洗滌劑清洗皮損,不用刺激性外用藥;避免疲勞和精神緊張;注意觀察飲食和病情的關系。(2)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夜間瘙癢劇烈者,可晚飯后加服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鹽酸苯海拉明片等。(3)外用藥:急性紅腫、糜爛滲出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慢性期可用新霉素氟輕松乳膏或明有欣氧化鋅硫軟膏等。
有些食物會加重陰囊濕疹
飲食調護與陰囊濕疹的康復有十分重要的關系,故治療期間忌食魚蝦蟹,生蔥蒜;胡椒、辣椒及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