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的并發癥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腸出血,為最常見的并發癥,發病率為2.4%到15%之間,多見于病程第二到三周,可從大便隱血至大便出血,少量出血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的頭暈,脈快,大量出血時,脈搏驟然細數,體溫與脈搏曲線呈交叉現象,并有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冷汗,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
第二,腸穿孔為最嚴重的并發癥,發病幾率為1.4%到4%,多見于病程第二到三周,腸穿孔常發生于末端回腸,亦可見于結腸和其它腸段,穿孔數大約多為一個,少數兩到三個,也有報告多達十三個者,腸穿孔的表現為突然右下腹劇痛,常伴有惡心,嘔吐,冷汗,脈細數,呼吸促,體溫與血壓下降。休克期經過一到兩個小時后,腹痛及其他癥狀暫時緩解,不久體溫迅速上升,并出現腹膜炎征象,表現為腹脹,持續性腹痛,腹壁緊張廣泛,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甚至消失,腹腔內有游離氣體,x線征象檢查,膈下有游離氣體,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并伴有核左移,腸穿孔的誘因大致與腸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并發腸出血的同時發生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