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后,患者需警惕血栓的形成,其前兆多樣,主要包括肢體疼痛、腫脹以及活動障礙等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是深靜脈血栓或動脈血栓的信號,均對患者術后康復構成潛在威脅。
深靜脈血栓的前兆往往表現為肢體的酸脹、腫脹感,尤其在直立和行走時加重,伴隨皮膚溫度升高和顏色改變。動脈血栓則可能導致肢體冰冷、蒼白、麻木,這些都是血液循環受阻的表現。術后患者由于活動量減少、血流緩慢,加之手術應激和臥床等因素,更易形成血栓。
在預防方面,除了物理措施如肢體按摩和循環驅動器的使用,抗凝藥物也扮演重要角色。低分子肝素鈉等藥物通過皮下注射,可有效預防血栓形成。同時,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此外,對于高危患者,如中老年、肥胖或長期臥床者,更應加強預防。
術后血栓的預防需要綜合多種措施。患者應密切關注身體變化,一旦出現疑似血栓的癥狀,應立即就醫。同時,遵醫囑用藥,積極配合治療,是保障術后順利康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