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炎與牙周炎作為兩種常見的口腔疾病,雖然都涉及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癥,但在癥狀上卻有著明顯的區別。
牙齦炎主要表現為牙齦的輕度紅腫,患者在刷牙或咬硬物時容易出血,可能伴有牙齦局部癢、脹等不適。而牙周炎則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牙齦紅腫,甚至出現牙周袋,患者可能出現自發性出血,且在后期可能導致牙齒移位和松動,咀嚼時疼痛感也更為明顯。
通過X線檢查,牙齦炎患者通常不會出現骨吸收的情況,而牙周炎患者則可能觀察到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吸收等現象。在治療上,牙齦炎側重于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菌斑、牙石,通常通過潔牙、局部用藥等方式進行治療;而牙周炎的治療則更為復雜,可能需要綜合考慮潔牙、刮治、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多種方式。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牙齦炎還是牙周炎,患者都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是預防這兩種疾病的重要措施。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遵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