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和面部腫大通常有關系,患病后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急性肝炎指的是在多種致病因素侵害肝臟,使肝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損,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患病后會導致肝臟細胞受到損傷,會引起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等不適癥狀,還有可能會出現肝病面容,表現為皮膚瘙癢、暗淡無光等現象,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有可能會引起水鈉潴留,表現為面部腫大,若肝臟功能嚴重下降時,會導致白蛋白減少,也會有面部浮腫,所以兩者之間通常有直接關系。
患有急性肝炎需要根據具體的原因進行治療,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藥物治療。酒精性肝炎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護肝片、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谷胱甘肽片等保肝護肝的藥物治療。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片等藥物治療。
患者在恢復期間需要注意臥床休息,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還需要遵醫囑定期進行復查,可以了解具體恢復情況,也有助于藥物劑量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