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發熱,39度是指39℃,小兒發熱39℃無其他癥狀,一般可見于感冒初期,也有可能是幼兒急疹、風濕病等原因所導致,需根據個人情況做針對性治療。
1、感冒初期:
感冒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在感染的初期階段由于病毒在體內載量較低,所以通常癥狀并不明顯或者是無癥狀,但部分病人因機體受到病原體侵襲可表現為發熱現象,期間可通過醫生指導應用布洛芬混懸液、感冒靈顆粒、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藥物來改善。
2、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一般常見于病毒感染原因所致,其主要癥狀是以突然高熱開始,發熱早期階段無明顯癥狀,但是在發熱持續3天到5天左右會驟然退熱,并在皮膚上產生一些壓之可褪色的皮疹。期間可以應用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顆粒等藥物改善。
3、皮膚細菌感染:
如果近期小兒曾受到過皮膚粘膜外傷,比如手術切口,或者是咬傷、燙傷等,期間對傷口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感染較重時可導致機體免疫系統作出反應而產生發熱癥狀,需通過醫生指導應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地尼分散片,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治療。
除以上常見情況,還可見于川崎病、風濕性疾病等原因所導致,如發熱長時間得不到改善需盡快就醫,查明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