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遇到一位患者,他因為突然出現(xiàn)的嘔血癥狀緊急來到了我的診室。患者面色蒼白,神情緊張,自述感到上腹部不適,并伴有惡心感。
我立即詢問了他的病史和近期飲食習慣,同時進行了初步的體格檢查。
我告訴他,嘔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可能由多種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見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以及胃癌等。
為了明確診斷,我安排患者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胃鏡、肝功能等。檢查結(jié)果顯示,患者血紅蛋白偏低,胃鏡下可見胃黏膜有活動性出血灶,同時肝功能檢查也提示有肝硬化跡象。
結(jié)合患者的病史和檢查結(jié)果,我初步診斷為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針對患者的病情,我立即給予了止血、補液、抑酸等對癥治療,以控制出血并穩(wěn)定患者的生命體征。
我還告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嘔血有哪些注意事項:
1、食物選擇:恢復期應選擇易消化、無刺激、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蒸蛋羹、爛面條等。避免粗糙、堅硬、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損傷。
2、體位調(diào)整:嘔血時應將頭部偏向一側(cè),以免血液嗆入氣管造成窒息。病情穩(wěn)定后,可采取半臥位或斜坡臥位,以利于呼吸和減輕心臟負擔。
嘔血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具體診斷還需要結(jié)合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以及相關檢查結(jié)果來綜合判斷。因此,在出現(xiàn)嘔血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以便得到準確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