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氣短、胃脹氣可能是消化不良、植物神經紊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查清病因,并根據病因選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進行改善。
1、消化不良:
如果存在胃腸動力不足的情況,進食的食物不能夠及時消化,會在胃內堆積,容易出現胃脹氣、食欲下降、惡心、反酸的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等藥物治療,也可以用雙手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可以加速腸道的蠕動功能。
2、植物神經紊亂:
如果長期精神壓力較大,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會影響到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使患者出現胸悶、氣短、腹脹、乏力、失眠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鈷胺片、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在用藥時還應保持情緒穩定,當精神壓力較大時,可以通過深呼吸的方法進行緩解。
3、慢性胃炎:
該病的發生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胃部黏膜會分泌大量的胃酸,容易出現胃脹、胃痛、惡心、反酸等癥狀,隨著病情的持續加重,還有可能會引起胸悶、氣短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膠體果膠鉍膠囊等藥物治療,在服用這種藥物時,可以選擇飯前用溫水送服。
4、反流性食管炎:
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部位,會對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容易誘發反酸、噯氣的癥狀,還會伴隨著胸悶、氣短、呼吸急促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蘭索拉唑腸溶片、鋁碳酸鎂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藥物治療。在治療疾病期間,不可以吃油條、肥肉等食物,應注意少吃多餐,每餐只吃八分飽即可。
5、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當冠狀動脈出現狹窄或閉塞的情況時,會導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而且還會影響到消化系統,使患者出現胃脹氣、食欲下降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等手術治療。在術后要多休息,禁止重體力勞動,另外還應定期就醫做檢查。
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要保持情緒穩定,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散步、瑜伽等,能夠增強自身體質,對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