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手腳發麻考慮是環境因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多發性末梢神經炎、頸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明確病因后可通過調整環境、口服藥物等方法改善。
1、環境因素:
如果睡覺的房間溫度過低,沒有做好身體保暖工作,可能會使手腳受涼,出現發麻的動作,并且還會降低睡眠質量。室內溫度應控制在26℃到28℃之間,同時還需及時添加被褥,避免再次受涼。
2、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長時間的焦慮或緊張,會導致自身的大腦血管在神經刺激下處于緊張以及痙攣狀態,引發肢體血液供應不足,使患者在晚上睡覺時出現手腳麻木、失眠等癥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B12片、甲鈷胺片、腺苷鈷胺片等藥物改善,這些藥物可選擇在飯后半小時服用。
3、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該疾病與感染、內分泌障礙等因素有關,當自身抵抗力下降時,可引發外來病原體侵入,誘發多發性末梢神經炎,使患者在晚上睡覺時出現睡眠障礙、腿麻、手麻以及無力等癥狀。應遵醫囑服用藥物改善,比如阿莫西林膠囊、輔酶Q10膠囊、維生素B1片等,這些藥物可選擇在飯前一小時服用。
4、頸椎病:
如果長期進行超過肩頸所耐受的各種活動,會使肩頸部位出現累積性損傷,若在晚上睡覺時睡姿不當,則會導致神經根受壓,出現手腳麻木、手指動作不靈活等癥狀,產生的不適感還會使患者出現睡眠障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緩解,服用這些藥物時,應避免吃辣椒、大蒜、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5、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若本身患有糖尿病,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周圍的神經發生病變,并對遠端的感覺神經造成刺激,使患者在晚上睡覺時出現肢體麻木、感覺遲鈍、睡眠質量下降等異常表現。建議遵醫囑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本脲片等,服用這些藥物后應多飲水。
疾病治療期間應積極配合醫生,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過度緊張,同時還需嚴格遵醫囑定期去醫院復查,有助于及時了解病情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