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腦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癥狀多樣且可能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主要癥狀包括頭痛、嘔吐、眩暈、運動障礙和意識障礙。這些癥狀的出現提示著顱內壓的增高和腦組織的受損,需要及時就醫評估病情并接受相應治療。
1、頭痛是慢性腦出血的常見癥狀,通常表現為持續性痛感,有時可放射至枕部或眼眶區域,這是由顱內壓增高壓迫刺激大腦神經元所致。
2、嘔吐多為噴射狀,常發生在劇烈頭痛后,可能與腦干受壓引起的消化道癥狀有關。
3、眩暈則是由內耳前庭功能紊亂導致,患者可能感到自身或周圍物體旋轉,伴隨惡心和嘔吐。
4、運動障礙表現為肢體無力、麻木或震顫,嚴重時可能出現偏癱,這是大腦皮層運動區功能受損的結果。
5、意識障礙程度不一,從輕度嗜睡到昏迷不等,取決于出血量和位置,反映了大腦皮質功能的受損情況。
在治療方面,除了必要的手術干預如去骨瓣減壓術外,藥物治療也至關重要。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用于預防血栓形成;降血壓藥如硝苯地平,以控制高血壓減少再出血風險;以及甘露醇等脫水劑,用于降低顱內壓緩解癥狀。患者還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飲食上需低鹽低脂,并定期接受復查以監測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