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部分,期間子宮內膜脫落,伴隨著出血。在進行尿液檢查時,月經血可能會污染尿液樣本,導致尿檢結果出現異常。
月經血中的紅細胞會進入尿液,使得尿液中的紅細胞計數升高,這可能會被誤判為血尿,進而影響對泌尿系統健康狀況的準確判斷。月經血中的蛋白質和其他成分也可能污染尿液,干擾尿蛋白、尿糖等指標的檢測結果。這些成分的混入會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使得醫生難以準確評估患者的腎臟功能和代謝狀況。月經期間女性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較大,這可能會影響尿液中的化學成分,如pH值、尿比重等,進一步干擾尿檢的準確性。
在月經期間進行尿檢,還需注意盡量避免在月經高峰期進行尿檢,以減少月經血對尿液樣本的污染。如確實需要在月經期間進行尿檢,應在采樣前清潔外陰,盡量收集中段尿,以減少污染。若尿檢結果異常,可在月經結束后復查,以排除月經干擾。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維生素C等可能會影響尿檢結果,應在檢查前咨詢醫生是否需要暫停服用。對于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降糖藥、高血壓患者使用的降壓藥等,應在尿檢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綜合判斷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