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通過白細胞數值、中性粒細胞計數、細菌培養、病毒的抗原檢測、病毒的核酸檢測等方法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
1、白細胞數值:
一般進行血常規檢查時可以了解白細胞的數值,如果身體受到病毒感染后白細胞總數通常無明顯變化或略微降低。而受到細菌感染時,白細胞會參與身體的免疫功能,所以會出現該項數值明顯升高的情況。
2、中性粒細胞計數:
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通常中性粒細胞計數會降低,若是細菌感染所致,通常中性粒細胞計數會增多。
3、細菌培養:
此方法可以用人工的方式使細菌生長繁殖,然后制作成標本進行分離培養,再進行形態、生化及血清學反應鑒定,能夠排查是否為細菌感染。
4、病毒的抗原檢測:
該方法可以通過檢測體內的病毒蛋白質,判斷自身是否存在病毒感染,一般靈敏度比較高、特異性比較強。
5、病毒的核酸檢測:
該方法是利用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糞便作為標本,進行詳細的檢查,能夠排查體內是否有外來入侵的病毒核酸,有助于鑒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如果出現細菌感染可以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藥物治療,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鹽酸伐昔洛韋膠囊、泛昔洛韋片等抗病毒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