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氣滯和肝郁氣滯的區別主要是病位不同、臨床表現和治療有所不同。
首先兩者病位不同,脾胃氣滯是脾虛氣血不足,氣虛導致氣滯,肝郁氣滯是肝氣郁結導致氣滯血淤。
從臨床表現和治療上看:氣滯于肝則肝氣橫逆,脅痛易怒。肝郁氣滯患者一般會出現胸悶氣短以及四肢乏力,肝郁脾虛會引起精神不佳和食欲不振,還會伴隨著氣滯血瘀。肝郁氣滯一般會出現心情煩躁、情緒郁悶、胸悶以及氣躁易怒等癥狀;在治療上要注意疏泄肝的氣機來調暢情志,藥物可以選擇柴胡疏肝散為主方的一些藥物,中成藥有逍遙丸或者丹梔逍遙丸,平時也可以用玫瑰花或者月季花泡水代茶飲。平時養生保健,可以選擇在肝經循行的一些穴位上進行針灸、拔罐或者艾灸。
氣滯于脾則胃納減少,脹滿疼痛,脾胃氣滯會引起胃酸、胃脹、胃痛、惡心嘔吐、胸脅脹痛、口苦口干、腹痛腹瀉、舌苔淡白、脈弦等癥狀。一般是由于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如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飲食生冷食物、過量飲酒等。建議患者注意休息保暖,飲食清淡溫熱。配合艾灸溫經通絡,艾灸足三里穴、脾俞穴、胃腧穴調理,口服舒肝和胃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