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搏,作為人體生命體征的重要指標,其頻率和節律的變化往往能反映出身體的健康狀況。當脈搏超過110次/分時,稱之為心動過速,這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持續的心動過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可能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臟為了滿足高速跳動的需求,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長期如此,心肌可能因供血不足而受損,進而影響心臟功能。
其次,心動過速還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心臟跳動的規律性被打亂,可能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暈厥、意識喪失等癥狀。
此外,長期的心動過速還可能對腦血管產生不良影響,增加腦血管意外的風險。由于心跳過快,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速度增加,可能會對血管壁造成額外的壓力,特別是對于已經有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來說,這種風險更為顯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一旦出現持續的心動過速或其他不適癥狀,應立即就醫,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專業的醫療指導是預防和治療心動過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