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椎管狹窄標準包括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
1、臨床表現:
頸椎椎管狹窄患者會表現為四肢麻木或疼痛,大多數患者具有上述癥狀,常先由上肢開始,手臂多發,部分患者會有軀體癥狀,比如胸腹或骨盆處有發緊現象。
2、體格檢查:
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患者會有深淺反射的異常,肛門反射存在異常,腱反射多明顯,活躍或亢進,Hoffmann征單側或雙側陽性。
3、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頸椎管狹窄的重要手段,主要是X線、 CT和磁共振,X線檢查評估頸椎管和椎體矢狀徑的比值,正常情況是1:1,比值小于0.75,可確診為頸椎椎管狹窄。CT看骨性結構很清楚,如果椎管矢狀徑小于10mm,也可診斷頸椎椎管狹窄。磁共振表現為椎管矢狀徑變窄,頸脊髓可呈蜂腰狀或串珠樣改變,磁共振對椎管的正常及病理骨性結構顯示不如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