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手術后哭鬧可能是環境陌生、傷口疼痛、饑餓、過度摩擦、感染等原因導致,可以通過安撫、科學喂養、藥物等方法改善。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
1、環境陌生:
由于寶寶處于一個新的環境,會由于陌生而失去安全感,也會出現哭鬧,家長需要對寶寶做好安撫工作。
2、傷口疼痛:
隨著體內麻醉藥物的逐漸失效,傷口會出現明顯疼痛,如果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則會表現為不斷哭鬧,屬于正常的現象,家長可以和寶寶交流,能夠轉移注意力,也可以緩解哭鬧。
3、饑餓:
由于術前以及術后的短時間內需要進食,寶寶會因饑餓而出現哭鬧不止,可以適當的進行母乳喂養,也可以添加一些奶粉。
4、過度摩擦:
如果術后給寶寶穿了過緊的衣服,會對傷口部位造成摩擦,也會出現不適癥狀,使寶寶過度哭鬧,盡量以寬松柔軟的衣物為主,避免衣服過緊或者材質過于粗糙。
5、感染:
如果術后沒有注意傷口部位的護理,可能會激發感染,在炎癥的不斷刺激下還會出現疼痛、紅腫等,也會使寶寶大聲哭鬧,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羅紅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
寶寶在恢復期間家長需要做好護理工作,盡量保持傷口部位清潔干燥,還要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了解身體的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