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硬化,是肝病科門診最常見的一類疾病,就診率非常高。肝硬化患者一般面色發黃,腹部脹大如鼓,很容易就區分出來。那么它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肝硬化主要是由肝炎、酒精、血吸蟲等因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漫性病變。臨床以肝功能異常和門靜脈高壓為特征,晚期可出現腹水、消化道出血、自發性腹膜炎等并發癥。
癥狀及體征:1、肝硬化代償期:此期患者的癥狀一般比較輕,往往缺乏特異性,有癥狀出現的可表現為乏力、腹脹、食欲差、厭食油膩、不能聞油煙味、肝區脹痛不適等,體查可見肝臟、脾臟輕度腫大,輕度皮膚黃染。
2、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靜脈高壓,進入失代償期的患者一般情況較差,往往出現明顯的乏力,營養吸收嚴重不好,呈現惡病質狀態,同時還伴有消化道的炎癥,食欲減退、惡心厭油、腹脹腹瀉等癥狀較代償期加重。部分患者出現較深的黃疸,還有牙齦、鼻腔等部位的出血傾向,還有可能伴隨貧血。體查可見脾臟明顯腫大,移動性濁音陽性,可見腹壁靜脈曲。實驗室檢查提示三系血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
常見并發癥:1、肝性腦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的重要并發癥之一。
3、感染:腹水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現腹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