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的排出與大小緊密相關。直徑小于5毫米的結石通常可以自行排出,而直徑超過10毫米的結石則難以自行排出,需借助手術治療。
直徑小于5毫米的結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較高。患者可以通過增加飲水量,促進尿液生成和流動,幫助結石排出。直徑在5至10毫米之間的結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降低,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采取藥物治療或體外沖擊波碎石等非手術措施。
結石的大小并非唯一影響因素,其位置、形狀和患者個體差異也會影響結石排出。直徑超過10毫米的結石,自行排出難度大,通常需手術治療,如經皮腎鏡取石術或輸尿管鏡取石術。
在結石排出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鎮痛藥和肌肉松弛劑等藥物緩解癥狀,但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發現結石后,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個性化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減少結石形成風險,是預防結石復發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