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血癥、敗血癥和菌血癥,雖均涉及細菌感染,卻各有不同。膿毒血癥是病原菌在侵入局部組織生長繁殖后,隨血液運行到全身組織器官,產生的全身炎癥反應。敗血癥則是細菌在血液中繁殖,數量增多,并隨血液循環引起全身多系統感染。而菌血癥相對較輕,是細菌短暫入血,并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
膿毒血癥最為嚴重,可能導致器官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敗血癥次之,它能引起全身性感染癥狀。菌血癥相對較輕,通常只引起局部或短暫的全身癥狀。
膿毒血癥常表現為高熱、寒戰、全身不適,以及各器官功能障礙。敗血癥的癥狀包括高熱、寒戰、全身中毒癥狀。菌血癥則可能僅有短暫發熱、寒戰,有時甚至無癥狀。
膿毒血癥需要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器官支持等,病死率較高。敗血癥需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菌血癥若及時清除入血的細菌,通常預后良好。
在治療這些疾病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他啶、萬古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可能需要的支持治療藥物,如血管活性藥物、營養支持藥物等。
總之,膿毒血癥、敗血癥和菌血癥在嚴重程度、癥狀表現和治療預后上存在顯著差異,正確診斷與及時治療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