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激素治療是針對中、重度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旨在迅速緩解癥狀、促進黏膜愈合。治療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選擇合適的激素藥物,并注意控制劑量和療程,以減少不良反應。
激素藥物如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片和甲潑尼龍片等,均屬于糖皮質激素類,具有顯著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這些藥物能夠減少白細胞和血漿的滲出,減輕炎癥和水腫,穩定細胞溶酶體膜,從而減少纖維母細胞的再生和炎癥部位的淋巴細胞浸潤。
在治療過程中,需注意激素的使用時間通常為3-6個月,但具體需根據病情和治療反應調整。癥狀緩解后,激素應逐漸減量,避免過快減量導致病情復發。長期使用激素可能帶來多種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質疏松、高血壓、水腫、糖尿病風險增加等,因此需密切監測患者身體狀況,定期檢查相關指標。激素治療期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降低感染風險,并嚴格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