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排尿的肌肉主要是尿道括約肌和膀胱逼尿肌。這兩組肌肉的協同作用,確保了人體的正常排尿功能。
尿道括約肌是環繞在尿道周圍的環形肌肉,在儲尿期間保持收緊狀態,增加尿道阻力,防止尿液非意愿性流出。當需要排尿時,括約肌會放松,允許尿液通過尿道排出體外。膀胱逼尿肌則是位于膀胱壁內的平滑肌,負責在排尿過程中主動收縮,將尿液擠出膀胱。這兩種肌肉的協調運動是排尿過程的關鍵。
當控制排尿的肌肉出現問題時,可能會導致排尿障礙,這時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例如:
1、鹽酸奧昔布寧,能選擇性地抑制膀胱壁神經元釋放乙酰膽堿,降低膀胱敏感性,改善儲尿期癥狀。
2、米拉貝隆,可用于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通過增強膀胱逼尿肌收縮力,改善排尿功能。
此外,控制排尿的肌肉功能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
1、神經損傷,如脊柱損傷或腦梗后神經損傷,可能導致排尿反射弧中斷,影響括約肌的收縮與放松。
2、老年人括約肌老化,相當于閥門老化漏水,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了解并關注這些控制排尿的肌肉及其相關藥物,對于維護泌尿系統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