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里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應當注意是否存在上消化道癥狀,比如腹脹、腹痛、反酸及噯氣等。如果無癥狀可改善生活習慣,繼續觀察。如果存在這些癥狀,應當應用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
相關知識:
幽門螺桿菌會引起急慢性的胃炎,表現為上消化道癥狀,如噯氣、腹脹及食欲不振。大部分的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癥狀為上腹部不適,可為鈍痛、脹痛等,饑餓時疼痛,飯后緩解。大部分胃潰瘍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癥狀與十二指腸潰瘍相似,區別在于腹痛常在餐后出現。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根除幽門螺桿菌之后,由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潰瘍也會恢復,而且這些疾病的復發率顯著降低。根除方法為一種質子泵抑制劑、一種鉍劑,再加上兩種抗生素,連續服用2周,如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甲硝唑等,在停用藥物4周之后,應當復查幽門螺桿菌,如果還存在,應當延長用藥時間,質子泵抑制劑可持續應用8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上述藥物,不能盲目的應用藥物。
飲食注意:
在生活喜歡方面,病人應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戒除煙酒,不喝濃茶濃咖啡,減少抗炎藥物的應用,如果必須服用可配合胃黏膜保護劑一同使用,建議低鹽飲食,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平時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膩辛辣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