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天沒胎動一般是不正常的。
胎動是胎兒在宮腔內的運動,一般孕16-20周孕婦便能感覺到胎動,孕28周胎兒的胎動中樞神經發育基本完善。孕婦此時就可以考慮每天記錄胎動。胎動分為翻滾運動、單純運動、高頻運動、呼吸樣運動等四種類型。對胎心監護有真正意義的、孕婦能夠明確感知到的胎動是較大幅度的踢腿動作,會伴有胎心率加速,是評價胎兒是否安全的重要標準。孤立的上肢或者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屬于單純運動,可以不伴有胎心加速。高頻運動是指胎兒的膈肌運動,即胎兒打嗝,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胎動。
正常情況,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了一兩天沒胎動的情況,此時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時就醫。
懷孕后期,胎動會逐漸減少,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12小時胎動少于20次,則為異常。少于10次,則表明胎兒有危險,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胎動次數明顯減少直至停止,是胎兒在宮內重度窒息的信號,此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