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缺乏可以引起凝血因子缺乏導致出血,其臨床表現有原發疾病的特征。
晚期肝硬化、重癥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實質性損害時,可以引起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礙。膽石癥,膽道腫瘤或者炎癥等可引起總膽管阻塞,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腸瘺,胰腺炎,廣泛的小腸切除,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可以使腸道微生素K吸收功能減低。長期服用石蠟油或蓖麻油等潤滑劑可以使脂溶性維生素K隨著油脂排出體外。如果長期口服廣譜抗生素,可以抑制腸道內的細菌,使維生素K合成不足。香豆素類的抗凝藥口服后,從腸道內吸收血液循環中,與血漿蛋白結合,影響肝細胞對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的合成。
另外維生素K缺乏可以引起出血癥狀,一般以淺表的皮膚和黏膜出血為多見,深部組織出血較少見,一般關節腔出血比較少。另外還可以有牙齦出血、血尿、月經過多和胃腸道出血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