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臨床上指腳踝,14歲男孩腳踝疼考慮是受涼、踝部扭傷、缺鈣、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原因引起的,出現上述現象后,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并治療。
1、受涼:
如果14歲男孩長期不穿襪子或穿的鞋子過薄,容易導致腳踝部位的肌肉受寒痙攣,從而引起疼痛感。此時可以每日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改善肌肉痙攣。
2、踝部扭傷:
該病會導致局部軟組織,比如韌帶、肌腱等出現損傷,也會刺激局部痛覺神經,引起陣發性疼痛、腫脹等癥狀。需要及時休息,避免患肢過度活動,受傷后48小時內可以對局部進行冰敷,有利于消腫止痛,如果疼痛感明顯,可以遵醫囑在飯后應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吲哚美辛膠囊等藥物改善。
3、缺鈣:
主要與長期挑食或偏食有關,鈣可以參與骨骼的生長與發育,如果出現缺鈣,容易引起腿部肌肉抽筋、腳踝疼痛等現象。可以遵醫囑應用碳酸鈣D3顆粒、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乳酸鈣顆粒等藥物治療,平時也可以適量的吃些雞蛋、魚肉、牛肉等鈣含量豐富的食物。
4、風濕性關節炎:
主要與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患病后隨著病原菌數量的不斷增多,容易引起局部關節紅、腫、熱、痛。可以遵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青霉素鉀等藥物改善。病情在急性發作期間,應注意臥床休息,也應避免潮濕和受寒。
5、類風濕關節炎:
該病可以發生在身體各個關節部位,如果出現在踝關節,會侵蝕局部關節進而引起關節晨僵、腫痛等現象。可以遵醫囑用溫水送服甲氨蝶呤片、來氟米特片、硫酸羥氯喹片等藥物治療。急性發作期間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對局部進行冷敷,有利于緩解疼痛,在病情穩定期間可以適度的洗熱水澡,有助于放松局部肌肉。
無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均應重視起來,在恢復期間不可以盲目輕信偏方,也不可以濫用藥物,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