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不少新媽媽會遭遇痔瘡的困擾。痔瘡的出現,主要與腹壓增高、飲食影響、長期便秘、不良排便習慣以及肥胖等多重因素有關。
腹壓增高是產后痔瘡的常見誘因。分娩時過度用力會導致腹壓驟增,進而壓迫腸道,誘發痔瘡。因此,產后恢復過程中,新媽媽應注意避免過度用力。
飲食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坐月子期間,過多的攝入肥肉或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刺激肛門,加重痔瘡癥狀。建議新媽媽飲食清淡,多攝入紅薯、玉米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對肛門的刺激。
長期便秘也是痔瘡的一個重要原因。便秘會導致腹腔壓力持續增高,刺激肛門,從而誘發或加重痔瘡。可通過增加水分攝入、適量活動等方式來改善便秘狀況。
此外,不良的排便習慣,如過度用力或長時間蹲廁,以及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上痔瘡的風險。因此,新媽媽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控制體重,以預防痔瘡的發生。
在治療方面,可考慮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復方角菜酸酯栓等藥物來緩解癥狀。這些藥物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痔瘡引起的疼痛和瘙癢有一定療效。但需注意,哺乳期用藥應特別謹慎,務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坐月子期間長痔瘡并非罕見現象,新媽媽們不必過于驚慌。通過合理飲食、適量活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癥狀。若痔瘡癥狀持續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