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焦慮癥表現為主觀的焦慮體驗、外顯的不安行為和生理反應。不同患兒三方面的表現程度不一樣,或以其中的一種為主要的臨床形式。
1,焦慮體驗,患兒表現為過分地、廣泛地擔心自己的社交、學業,最常見的是擔心考試成績不好。
2,不安行為,年幼患兒由于語言發育尚未完善,而難以很好地表達他們的不安或惶恐,表現為愛哭鬧、不安、易煩躁、不愉快、不易安撫,給人們的感覺是“麻煩孩子”、“難照看難撫養的孩子”。學齡期患兒可表現為上課不安、坐不住、煩躁、過分敏感、多慮,易和同學、老師發生沖突。
3,生理反應,兒童焦慮的軀體癥狀包括不安寧、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激越、肌肉緊張、食欲下降、睡眠障礙、排泄習慣紊亂。常伴有交感神經興奮所產生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如胸悶、心悸、呼吸加速、血壓升高、多汗、口干、頭暈、惡心、腹部不適、四肢發涼、便秘、尿頻等。有的伴驚恐發作,其時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在高度焦慮、緊張、恐懼、激越的情況下,出現瀕死感,而驚恐萬分,甚至會發生暈厥現象,這主要是副交感神經活動突然使內臟血管舒張,心跳減慢,血壓降低,肌肉張力喪失,大腦血流供給減少而失去意識。
一般年長兒的癥狀比年幼兒多,由于兒童焦慮癥所表現的主訴不如成人豐富,自主神經癥狀有時可能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