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衰退”這個詞匯或許并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它卻悄然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那么,究竟什么是精神衰退?它又有著哪些癥狀呢?
什么是精神衰退?
精神衰退是精神障礙的一種不良發(fā)展狀態(tài)。通常指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患病后出現的精神功能逐漸減退。
精神衰退有哪些癥狀?
1、記憶力減退
可能會忘記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剛剛放下的物品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放在哪里。剛剛與人交談過的內容,轉身就忘得一干二凈。對于過去比較熟悉的人和事也開始變得記憶模糊。曾經刻骨銘心的經歷、熟悉的朋友或同學的名字,都可能在腦海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2、注意力難以集中
在做事情時,哪怕周圍環(huán)境沒有太大的干擾,也會不由自主地被其他無關因素吸引,導致無法專注于手頭的任務。即使努力讓自己集中注意力,也很難長時間保持。
3、情感和情緒改變
曾經熱愛的活動、愛好,現在都提不起興致,喜怒哀樂等情緒的外在表現變得不明顯。
4、情緒不穩(wěn)定
一點小事就可能引發(fā)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大發(fā)雷霆或焦慮不安。沒有明顯原因就陷入低落的情緒中,感到悲傷、絕望,對生活失去信心。
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如穿衣、洗漱、進食等基本生活技能出現困難。可能會穿錯衣服、忘記刷牙洗臉,甚至無法獨立進食,需要他人協助。不能完成日常的家務活動,如打掃房間、洗衣服、購物等。
發(fā)現精神衰退的注意事項:
1、記憶力訓練
可以通過關聯記憶法、重復記憶法等進行記憶力方面的訓練。
2、注意力訓練
選擇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進行專注力練習,或者進行注意力轉移練習,防止癥狀進一步加重。
精神衰退是一個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它不僅影響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當我們發(fā)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