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可以通過調整飲食、控制體重、定期體檢、針灸、服用藥物等方法進行改善,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治療。
1、調整飲食:
如果經常吃油膩性食物或者經常吸煙飲酒,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在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減少油膩性食物的攝入,同時還應戒煙戒酒,對保護肝臟有幫助。
2、控制體重:
如果過于肥胖或者體重超重會誘發脂肪肝,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傷,因此在平時一定要控制體重,每天可以做1~2次的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是30分鐘左右,這樣能夠消耗體內的熱量,對減肥瘦身有幫助。
3、定期體檢:
對于肝臟不好的人群,要每間隔3~6個月去醫院做一次體格檢查,以及肝功能檢查,這樣可以及早的發現肝臟問題,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4、針灸:
肝不好的患者可以對太沖穴、神闕穴、三陰交穴、肝俞穴等部位進行針灸,通過針灸可以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還能夠調理肝功能,對肝臟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5、服用藥物:
患有肝炎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保護肝臟的藥物,比如護肝片、復方甘草酸苷片、安絡化纖丸,在服用這些藥物時,可以選擇飯后用溫水送服。
患者在平時也應保持情緒穩定,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可以過度熬夜,對保護肝臟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