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我遇到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告訴我最近幾個月,總感覺頭部有些脹痛,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更為明顯。工作時,這種不適感會讓他無法集中注意力,生活質量大打折扣。他擔憂是得了高血壓,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究竟如何。我告訴他,不必過于焦慮,我會通過測量血壓檢查來了解他的身體狀況。下面為他測量了血壓,指針指向了140/90mmHg。他確實得了高血壓,他有些不理解,我為患者詳細解答了血壓值KPA與MMHG對照的關系:
血壓值通常用毫米汞柱(mmHg)作為單位來衡量,這也是國際上最為廣泛采用的單位。然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血壓的測量和記錄也使用千帕(kPa)作為單位。1毫米汞柱(mmHg)等于0.133千帕(kPa)。因此,如果你想將血壓值從mmHg轉換為kPa,你可以將mmHg的數值乘以0.133。相反,如果你想將kPa轉換為mmHg,你可以將kPa的數值乘以7.500。
接下來,我給出了高血壓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通常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常見的藥物類型包括: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s)等。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處方用藥,不得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
2、生活方式調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低鹽、低脂、高纖維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減少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每周至少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150分鐘,或者高強度運動75分鐘。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應努力減重,以達到正常體重范圍。吸煙和飲酒都會對血壓產生負面影響,應盡快戒煙并限制酒精攝入。
3、定期監測血壓: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壓,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一般建議至少每周測量一次血壓,以及在特殊情況下(如感冒、發熱、情緒波動等)隨時監測。經過幾周的治療,患者回來復診告訴我頭痛癥狀有所緩解,血壓也明顯下降。看著他滿臉笑容,我提醒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控制血壓,還能提升生活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