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時間正常值一般是5~12分鐘。如果凝血時間存在異常,應及時就醫(yī)。
凝血時間通常是指血液離開血管體外發(fā)生凝固的時間,可用于測定內源性凝血途徑中各種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質增多等。在臨床上通過采用玻璃試管法進行測定,正常的凝血時間一般為5~12分鐘。
如果出現了凝血時間延長的情況,可能是缺乏凝血因子、存在肝臟病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纖維蛋白原缺乏、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質等原因引起。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口服維生素K1片、氨甲環(huán)酸片、酚磺乙胺片等藥物治療。如果存在凝血時間縮短的情況,可能是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患有血栓性疾病等,可以遵醫(y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華法林鈉片等藥物治療。
平時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