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水濕主要是指身體機能失調,導致水液不能正常排泄,從而產生濕邪積聚在體內,阻礙氣血運行,引發各種疾病。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水濕又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大多與經常吃冰鎮西瓜、冰淇淋等冷飲有關,經常吃以上食物,容易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下降,從而導致水濕不化,停聚于體內。而外濕多與經常居住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有關。體內水濕較多,容易引起面色萎黃、身體乏力等癥狀,多數患者還有可能會同時出現四肢困重、便溏等癥狀,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可以去正規醫院的中醫科就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參苓白術散、二陳丸、金匱腎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在中醫師的操作下針灸關元穴、豐隆穴、三陰交穴等部位,達到輔助緩解癥狀的目的。
平時生活中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跑步、跳繩等,對于排出體內水濕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