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長骨刺可能是由于病理學因素、組織學因素、生物力學因素等導致,如果患者沒有癥狀一般不需要處理,如出現不適則需要遵醫囑通過物理、藥物、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
骨刺又稱為骨質增生,是正常骨骼邊緣形成的骨性增生物。患者常有局部包塊、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骨刺一般不會引起癥狀,此時不用進行處理。但如果出現不適癥狀,則需要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1、物理治療:
如果患者局部疼痛比較明顯,可以通過物理治療進行局部處理,如熱敷、理療、按摩等,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能促進炎癥介質消散,利于緩解疼痛。此外,超短波電療法也是一種治療骨刺的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電磁感應使人體的局部組織產生熱量,達到緩解疼痛、治療疾病的目的。
2、藥物治療:
物理方法不能緩解疼痛時,可遵醫囑服解熱鎮痛的非甾類消炎止痛藥,如雙氯芬酸鈉、萘普生、布洛芬等藥物進行治療。
3、手術治療:
如果局部骨刺增長明顯,引起局部包塊等情況,可遵醫囑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除以上治療外,患者還可以通過適當休息等方法,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