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胃氣上逆更嚴重考慮是艾灸不對癥、艾灸不良反應、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胃炎等原因導致,需要通過應用藥物的方式改善,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就醫。
1、艾灸不對癥:
艾灸具有溫胃散寒、疏通經絡的功效,如果存在脾胃虛寒的患者,艾灸后可以有效的改善癥狀,但是對于胃熱濕癥的患者,艾灸后容易導致病情加重。如果出現了胃部不適,可以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對腹部按摩,有效的改善癥狀。
2、艾灸不良反應:
如果患者對艾絨燃燒的氣味比較敏感,加之艾灸時周圍環境比較封閉,過多的吸收氣體會引起患者胃部不適,出現惡心、嘔吐、反胃等癥狀。患者需要適當的到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需要適量的飲水,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幫助改善癥狀。
3、消化不良:
如果自身存在消化不良的情況,很容易引起胃部疼痛,而艾灸可以加速機體的血液循環,所以容易導致胃氣上逆更嚴重。可以遵從醫囑應用藥物改善,比如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健胃消食片等,此藥物可以選擇在飯前吃,有利于藥效發揮。
4、慢性胃炎:
在艾灸的過程中,由于身體的經絡與內臟相互聯系,如果對胃部進行了艾灸,就有可能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使胃氣上逆更加嚴重。可以遵從醫囑應用藥物治療,比如膠體果膠鉍膠囊、枸櫞酸鉍鉀片、香砂養胃顆粒等,需要通過溫水送服的方式用藥。
5、胃潰瘍:
胃潰瘍通常是由于胃黏膜受損,導致胃酸侵蝕黏膜,引起局部疼痛以及不適感。艾灸過程中由于熱量的刺激,容易加重癥狀。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包括鋁碳酸鎂片、蘭索拉唑膠囊、西咪替丁片等,用藥期間需要清淡飲食,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防止不良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