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肌缺血的藥物主要有硝酸酯制劑、抗血栓藥、β受體阻滯劑等。
1、硝酸酯制劑:心絞痛發作時可使用作用較快的硝酸酯制劑舌下含服,反復發作也可以靜脈使用,常用制劑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但是服用硝酸酯類藥物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面色潮紅、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所以患者要嚴格遵醫囑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2、抗血栓藥:抗血栓藥有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從而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變發展,用于預防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常用的口服藥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但是阿司匹林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胃腸道反應,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可有胃腸道出血或潰瘍。
3、β受體阻滯劑:能夠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從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以減少心絞痛發作和增加運動耐量,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需要注意的是,有嚴重心動過緩和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竇房結功能紊亂、明顯的支氣管痙攣或支氣管哮喘的病人禁用β受體阻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