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發慌上不來氣可能是活動性心肌炎、肺栓塞、心力衰竭等導致的,需要根據癥狀進行對癥治療。
1、活動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病,病毒性心肌炎可分為暴發性心肌炎、慢性活動性心肌炎和慢性持續性心肌炎。對于活動性心肌炎,要積極治療,注意適當休息。同時應該滋養心肌,改善心肌代謝。
2、肺栓塞:是指在體循環中形成的血栓脫落后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肺動脈,導致血管阻塞的疾病。患者常有胸痛、胸悶、喘息和咯血等臨床癥狀,也會出現心臟發慌上不來氣的癥狀。為了降低肺栓塞的可能性,通常對于長期臥床和高凝狀態等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進行下肢按摩,必要時可以進行抗凝治療。
3、心力衰竭:是由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嚴重下降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心力衰竭可表現為左心衰,心臟輸血功能嚴重下降,繼發性肺水腫,呼吸困難為常見癥狀,并可同時伴有下肢水腫,部分患者會出現心臟發慌上不來氣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