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膨出是指腰椎間盤在壓力作用下向后突出,導致椎間盤后緣擴大,但并未突破后縱韌帶的一種病理狀態。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神經根受壓,但可能引發腰痛、酸脹及下肢麻木等癥狀。
腰間盤膨出的成因多樣,長期勞累、腰椎受損是主要原因。此外,先天性的脊柱疾病也可能導致腰間盤膨出。患者常表現為腰痛,特別是在活動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可緩解。當膨出的椎間盤壓迫到坐骨神經時可出現下肢放射痛,影響行走和站立。同時,下肢的麻木感也是常見癥狀,可能隨病情發展而加重。
在治療方面,輕度腰間盤膨出多采用保守治療,患者可通過臥床休息、佩戴腰圍來減輕腰椎負擔。藥物治療方面,非甾體類消炎止疼藥,如塞來昔布、洛索洛芬鈉等,以及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片,常被用于緩解癥狀。物理療法,如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也能有效減輕炎癥和神經水腫。
腰間盤膨出的預防同樣重要,保持正確的勞動姿勢,避免脊柱過載,加強背部肌肉鍛煉,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已經患病的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還應定期進行腰椎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