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得癌相對于中老年來講概率較小。但不同癌癥的多發年齡段可能有差異,比如白血病、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骨肉瘤等比較常見于年輕人;胃癌、腸癌等在很多中老年人當中發病率比較高。但如果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某些慢性炎癥或者病毒感染的病史,也可能會導致出現癌癥。
通常情況下,癌癥的發生幾率是和年齡成正比的,年齡越大,可能發生癌癥的幾率也會增大。近些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面對的工作、生活壓力增加,再加上環境污染等外界因素,部分癌癥有年輕化的趨勢,持續的抽煙、酗酒、熬夜等不合理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導致20歲就患上肺癌,有慢性肝炎病史的年輕人要定期體檢,篩查肝癌。有慢性宮頸炎病史的年輕人,如果合并有HPV病毒的感染,可能容易患上宮頸癌。另外,還有一些惡性腫瘤,比如骨肉瘤這一類少見的癌種,反而是青少年患者更加常見。但根據癌癥的流行病學統計學數據總體來看,20歲患癌的幾率不會比老年人高。
對于癌癥來說,預防很重要。年輕人可以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來預防癌癥,可以適當的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適當的添加粗糧、雜糧,禁煙酒,不熬夜,堅持適當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