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溶血性貧血可能就是先天遺傳,也可能是和母親的血液有沖突,比如當母親的血型是O型,而寶寶的血型是A型或B型時,就容易出現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壽命縮短),超過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而發生的貧血。骨髓有6~8倍的紅系造血代償潛力。如紅細胞破壞速率在骨髓的代償范圍內,則雖有溶血,但不出現貧血,稱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狀態。正常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只有在紅細胞的壽命縮短至15~20天時才會發生貧血。溶血性貧血分為急性和慢性。
對于遺傳導致的,先采用腎上腺的皮質激素治療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以選擇甲潑尼龍,波尼松等。對于血型不合導致的溶血,可以選擇激素、血漿、葡萄糖綜合療法,激素可以選擇潑尼松,地塞米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