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是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
1、病史:患者在就診前1~3周內存在病毒感染史,如嚴重感冒癥狀,包括發熱、流鼻涕、咳嗽、及胃腸道病毒感染史,比如腹瀉等,如果1~3周前存在病毒感染史為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
2、臨床表現:前期會表現為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的癥狀,比如發熱、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后期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從而就會引起全身供血不足的癥狀,比如出現乏力、疲憊、頭暈、消化不良、呼吸困難等癥狀,根據臨床表現是鑒別診斷的標準。
3、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生化檢查、病毒血清學檢查,血生化檢查可以檢測白細胞、紅細胞計數。以及提示對心肌造成損害的一些酶的水平變化,病毒血清學檢查可以從咽拭子、咽部沖洗液、血液中分離出病毒,也是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標準。
確診病毒性心肌炎后出現心律失常的現象,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艾司洛爾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治療。